佛门礼仪(七):佛门法物漫谈
作者:王学信
编者按: 本网络平台特请王学信先生提供他的佛教文化系列文章以飨读者。佛教文化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先生作为南怀瑾先生的弟子,对此亦颇有研究,因学佛四众所需,特撰写此系列文章。
当我们走近名山古刹,或座落于城乡的寺院庵堂,便时而听闻钟罄齐鸣或梵唱声声。而进得寺院,但见殿宇内佛像庄严,供具华美,幡幢高悬,伴随香烟袅袅,令人顿生庄重、神秘之感,以及对佛、菩萨的恭敬之心。面对寺院内种类繁多的陈设、装饰及与佛门相关的物品器具,许多初学者颇想了解个中含义,以加深对佛教文化内涵的理解。笔者因将个人一孔之见作一交流,以供初学者参考。
在汉传佛教寺院,必设钟楼、鼓楼。钟楼内悬巨钟一口,或铁、或铜,鼓楼则置大鼓一面,主要作报时之用。每日清晨,僧人先鸣钟,后击鼓,是为“晨钟暮鼓”,傍晚先击鼓后鸣钟,则为“暮鼓晨钟”。钟由古印度传入中国,梵文音译为“键椎”亦称梵钟,为佛门重要法器。寺院早暮报时、做法事、召集僧众时则击之。钟上多镌有经咒佛号,佛门认为击钟可令鬼神警醒超脱。
除鼓楼的大鼓外,法堂另设二鼓,东北角者称法鼓,西北角者称茶鼓。据《敕修百丈清规》规定,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并击之。击鼓之法:上堂时三通,小参一通,普说五下,入室三下,皆当缓击”。茶鼓则另有所用,饮茶前长击一通,斋饮前击三通,请僧众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长击一通。在现在的佛门中,法堂的这两面鼓更多的是配合僧俗大众唱念经咒,以鼓声助威,激发信众的正信之心。
在寺院的大雄宝殿,通常会在大殿右侧放置一只大磬,直径约2尺到3尺,因其似饭钵之扁圆状,故而又称圆磬。相传古印度梵天之王曾为佛祖制一铜磬,体积硕大,可纳五升,以黄金为饰,用玉槌敲击,悦耳动听,声播遐迩,以传递佛陀法音。佛陀于双林树下寂灭后,此磬被龙王收藏在龙宫,僧团便仿制沿用至今。寺院于早晚上殿诵经及法会等场合,由掌管梵呗念诵的维那师敲击圆磬,以号令众人,控制节拍,统一声调,振作精神。另有小磬寸许,亦为铜制,附有木柄,叫作引磬,其声清越,由维那师的助手掌管,与圆磬浑圆悠远之声相配合,在重点诵段或转折时敲击,以提示僧众。还有一种磬,叫扁磬,形似云板,石制,这种磬不做法事用,只是悬于方丈廊外,有客人要见住持时,知客僧要鸣磬三下以报。
在寺院法器中,木鱼可谓家喻户晓,而不少居士往往也会购置一只小木鱼放在家中备用。传说,从前有一位比丘犯了佛门戒律,死后托生为鱼,在大海中四处遨游,越长越大。有一天,一颗树种随海风刮到它的背上,生根发芽,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每当狂风暴雨来临,大海波涛汹涌,无情的风雨与浪涛摇撼着背上的大树,牵动身上的每根神经,使其痛楚万分。后来,它的师父修成正果,知悉徒儿的悲惨遭遇,心生慈悲,为它举行了一场盛大而隆重的水陆法会。仰仗此功德利益,徒儿解脱鱼身,重返人间,严守戒律,依法修行,最终成就菩提智慧。师父为警醒其他僧众,便将鱼身上那棵大树刳木为鱼形,悬于寺中,提醒众人精进修行,切莫怠惰、放逸,以免堕入三恶道。现在的木鱼外形为鱼,中间凿空,击之作声。有两种形制,一为圆形,大小不一,诵经念佛时击之,以按节拍;一为长形,悬于斋堂前,二时斋饭击之以示开饭。木鱼之所以刻为鱼形者,谓鱼昼夜长醒,不合眼睛,象其形以警昏惰。
佛门法器中常用的,还有铃、钲、钹及法螺。铃为铜制,有柄,手摇以发声,而悬于屋檐、塔刹之铃,或铜制,或铁制,称风铃、宝铎、金铎或铁马。钲亦为铜制,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击之而鸣。钹亦称铜钹,为圆铜片两片,中间隆起呈半球形,中间有孔,穿以绸布条,两手持之,拍打发声。法螺,以白色海螺壳制成,以左旋者为贵,作法事时吹鸣之,以切合佛典中喻说法为“吹法螺”。
古德云:“非声则无以警策,非辩则无以适时,非才则言无可采,非博则语无依据。”在隆重而庄严的法事上,僧众敲打钟鼓鱼磬,吹响法螺,铃钲铜钹齐鸣,顿时营造出浓重而神秘的佛教文化氛围。此刻,伴随僧俗大众经咒梵呗的吟诵,法事随之趋向高潮……
在寺院的主殿——大雄宝殿,以及文殊殿、普贤殿、地藏殿、观音殿等殿宇,分别供奉着释迦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和观音菩萨,而这些殿宇内都有诸多供装饰用的物品。比如佛、菩萨像上方的精美华盖,悬于殿堂内的幢幡,置于佛、菩萨像前的大幔帐,亦名欢门,通常都以黄色锦缎或其它丝织品制成,上书经咒、佛菩萨名号,或绘有狮、龙图案,五色斑斓,极尽华美。宽大的供桌上则要摆放多种供具,以供养佛、菩萨,比如昼夜长明不熄的长明灯,又称无尽灯,内置香炉的香亭,佛像前吊垂的轮灯,以及烛架、净瓶、供果、香花、糕饼等供物。
在佛门林林总总的法物中,人们最熟悉的当首推念珠。念珠又称数珠、佛珠。那么,这小小的念珠又有什么来历吗?相传,古印度的毗琉璃王因人生有着太多的烦恼而痛苦不堪,因而请求释迦牟尼佛为他开示消除烦恼的方便法门。释迦牟尼佛告诉毗琉璃王,用108颗木槵子穿成一串念珠,每念诵一句佛菩萨名号,过一个木槵子,一直念到制心一处,心不散乱,便能消除诸多烦恼,重新获得幸福快乐。毗琉璃王遵照佛祖教诲依法修持,果然大有裨益。毗琉璃王所用的木槵子念珠应该是人世间第一串念珠了。木槵子又称无患子,是古印度一种据说能辟邪的树的种子,最早的念珠即以之制成。
念珠为梵文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的意译,每串念珠多为108粒,以喻人生108种烦恼。《金刚顶瑜伽念诵经》中言,念珠以108粒最为殊胜。后来,为随身携带方便,遂有半连54粒,四半连27粒之分。其后,42粒、36粒、21粒者亦有之,近年来,18粒、14粒的手串尤为流行。上述数字皆吉祥、如法,无须为此争执不休。制作念珠的材料最早为木槵子,后来有金刚树的种子所制念珠,此珠为紫色,甚坚硬,念诵金刚部真言时用之。菩提子是广泛用作念珠的植物种子,分草本、木本两种。草本即川谷之实,圆而色白,有坚壳。木本为菩提树即毕钵罗树之果实,其表面有细黑点如星、大圈如月者,故又称“星月菩提子”。
其后,制作念珠的材质愈来愈丰富多彩,品类颇繁,诸如各种香木珠、水晶珠、玛瑙珠、莲子、沉香珠、蜜蜡珠、玉珠、珍珠等等,其中玉珠串又有和阗玉、青海玉、独山玉、岫玉、云南玉,以及阿富汗玉、俄罗斯玉、韩国春川玉之别。珍珠则有白珍珠、黑珍珠两种,以日本珍珠为上选,皆晶莹可爱,令人不忍释手。近年,有以橄榄核雕成十八罗汉者,穿成手串,无论南工、北工,皆精美生动,惟此举恐失念珠本意,可作为鉴赏、收藏、把玩之工艺把件。
在汉传佛教寺院,天王殿后通常会立有一尊金盔金甲的护法天神,威猛勇武,名韦陀菩萨,又称韦陀天,他手持的兵器是佛门重要的法器,叫金刚杵。此种法器为古印度一种常用的兵器,梵文Vajya,音译“伐折罗”,佛门以表般若智慧无坚不摧之意,用金、银、铜、铁或硬木制成。有趣的是,从韦陀手上金刚杵的持法,可判断此处寺院是十方丛林,还是子孙丛林。如果韦陀双手合掌,金刚杵横卧于手腕之上,那么,这座寺院就是十方丛林,云游到此的僧人可在寺院内挂单食宿,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可谓来去自由。倘若韦陀一手握杵拄地,一手叉于腰间,那就说明此寺院为子孙丛林,为本寺师徒专有,对来往僧人概不接待,不予挂单食宿。
在藏传佛教地区,如西藏、青海、内蒙古,以及甘肃的甘南州、川西的阿坝州和云南的香格里拉等地,时常可以在山口道旁看到很大的石堆,上面还插有或多或少的经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种石堆叫嘛呢堆,堆上所插经幡叫嘛呢旗。藏传佛教信众在石块或石片上刻写观音菩萨的六字真言“ 唵、嘛、呢、叭、咪、哞”,然后将该石块或石片置于山口道旁。自己或他人路经此处,即按顺时针方向绕转一周,以种功德。日久天长,石块越积越多,自然也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嘛呢堆。而嘛呢旗,则是藏传佛教信众用白布或彩纸做成的长条状小旗,上写六字真言或其他经咒,扎制成串,以竿竖立在屋顶、山头或嘛呢堆上,以禳灾祈福。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草原,高高的嘛呢堆和迎风招展的嘛呢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也传递出独特的蒙藏民族地域文化及多姿多彩的藏传佛教文化所带给人们的美好祝福。
在藏传佛教寺院,人们可以看到整齐的列为一排的转经筒,其外形作圆筒状,中贯以轴,筒内装有纸印的经文,上下两端固以轴承,四周刻写六字真言,也叫嘛呢筒,这是寺院专为那些不识字的信众设置的,转动一周即表示念诵经咒一遍,其功德利益等同。在不同的寺院,转经筒的大小并不完全一样,视各寺院的具体情况而定,而且有手推、脚踏及电动等不同的驱动方式。汉传佛教寺院也有类似转经筒的法器,叫作转轮藏,其功能与转经筒相同。此外,藏传佛教信众还经常手持一个小型转经轮,周围刻有六字真言,执于手中,不停地转动,同时口中诵念六字真言。
哈达是藏传佛教信众常用来表示敬意的礼品,哈达是藏语音译,为丝绸或绢纱的长带,或白或蓝。普通的是棉纱制品,藏语称“素希”,中等的为一般丝织品,藏语称“阿希”,上等的为高级丝织品,藏语称“浪翠”。哈达本是信众敬献佛像和上师的礼品,后扩展至民间喜庆或宾客迎送的社会交往中,届时宾主互献哈达,以示祝贺,并致贺词:“扎西德勒”,藏语意为“吉祥如意”。
欢迎惠顾广告!
联系电话: 胡宪 514-246-3958,胡海 010-1590106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