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
全站LOGO右侧VIP广告[2017-01-27 00:33:01]
网站首页 时事新闻 高新科技 金融财商 法苑说法 共生学堂 漫游天下 行走中国 专家论坛 精英专访 中华国粹 医疗卫生 文学园地 Photo 视频 News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精英专访  >> 查看详情

精英专访

“当代白求恩在行动”系列报道(5)

来源: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  日期:2018-08-16 00:58:15  点击:11284  属于:精英专访
《当代白求恩在行动》系列报道之五
“当代白求恩”在行动——贵州篇(下)

作者:胡宪
编者按:近日,我们发表了记者胡海采写的分级诊疗与健康中国战略高峰论坛暨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分级诊疗委员会成立大会报道和胡大一教授《学习白求恩》一文,反响热烈。应读者要求,编辑部重发胡宪撰写的《当代白求恩在行动》系列文章,重温先进人物事迹,弘扬白求恩精神,向高举白求恩精神旗帜、践行为人民服务理想,致力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医务人员、专家学者和志愿者们致敬!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为胡宪摄影。

图说:2013年11月11日复旦大学上医“当代白求恩”小分队学术活动后合影:(左起)心理学专家管林初、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校董龚朝晖、生理学专家孙公铎、中科院院士血管外科专家汪忠镐、病理科专家何祖根、皮肤科专家王家璧、“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王万青、形态学专家陈克铨、免疫学专家朱立平。(心外科专家周其文因正给病人做手术缺席)

2013年11月10日——恰同学少年
此次前来支援兴义人民医院的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当代白求恩”小分队,阵容之强大,不仅在黔西南自治州史无前例,就在全中国类似事件的记载中也闻所未闻。因此,轰动的岂止是一片山川?
九名专家中有八位是61届上海医学院医疗系毕业的同班同学,平均年龄75岁,都是国际知名的学科佼佼者,都是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获得人。学弟王万青虽是68年毕业,但他以坚守誓言,在条件恶劣的甘南地区全科行医45年,把一生奉献给藏族同胞的英雄般事迹,被评选为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并获得2013年度的“白求恩奖章”。
汪忠镐院士多次指出,过去的50多年,他们虽同在北京工作,但平时也难得见面,是“当代白求恩行动”让他们在古稀之年再度聚首,这不仅说明了同学们都各有所成,还说明了半个多世纪过后,大家还抱有相同的理念。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呀!他还说,他的这八名同学个个都不比自己差,只是机缘,“比如阿铎(指生理学专家孙公铎),94年就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给中国人争了光,难道还不够院士资格吗?”
跟在专家们身边,我好像一块无底的海绵,听他们演说,看他们治病,就算是旁听他们闲话家常,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喜欢抢拍,更愿意为他们合影。望着这群满头白发,意气风发的前辈,想象着他们年轻时的模样,尤其是当他们回忆从前,彼此争辩,就会蔓延起一股悠长的浪漫:“啊,恰同学少年……”
在来兴义之前,小分队曾给兴义市人民医院提了唯一的要求:不走形式,接待、用餐一切从简,打消顾虑,将他们在医院期间的工作安排得尽量充实。北京安贞医院的心脏外科专家周其文在兴义市医院征求他的意见时说:“白天给我排手术,把讲座排在晚上。”孙公铎教授甚至这样要求院方:把我们这帮人“榨干”!
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操,在出师之前即把所向披靡的正能量发挥到极致。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8点,专家们就准时到医院“上班”来了。

汪忠镐院士在梅天琼书记(右)的陪同下参观了外科大楼,正与外科主任刘祥尧、苟礼云谈提升方案


甘南藏区行医45年的全科大夫王万青在急诊室现场指导诊断。右为急诊科主任张艳萍

何祖根教授在病理科向黄翠萍主任等传授经验

北京协和医院皮科专家王家璧教授在皮肤科免费应诊摄影:皮科主任刘起锟

免疫学专家朱立平教授在检验科传授经验

孙公铎教授(右)、陈克铨教授(中)听取杨玉林院长对医疗改革的看法和意见
上午十点,第一场学术讲座开始,200多人的会议室再次座满。
“今天可是星期天呀,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来?”我问院办主任陈正丽。陈主任说,这些专家都是平时只闻其名,不见其面,请也请不到的,现在能不去北京就听到他们的讲座,机会实在难得。因此除了必须在一线值班的,基本上都来了。”
在短短两天里,小分队的专家们在兴义市人民医院先后举办了《一名医生的成长》(汪忠镐)、《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的若干问题》(管林初)、《谈名校文化》(陈克铨)、《把一生献给藏族兄弟姐妹》(王万青)、《心脏的临床应用解剖》(周其文)、《病理与临床》(何祖根)等讲座,各自在对口科室现场指导,传授经验。
临床技能的倾囊相授让大夫们如获至宝,老一代为理想而献身的高尚而又浪漫的情操让中青年医务工作者深受教育和感染。
在讲座正式开始之前,还有一场简短的聘任仪式。兴义市市长王天洋代表兴义市人民政府向汪忠镐院士颁发了兴义市人民医院名誉院长聘任证书,兴义市人民医院院长杨玉林向孙公铎等八位专家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任证书。

汪忠镐院士在兴义市人民医院

汪忠镐院士今天讲座的题目是:“爱心与思路——一名医生的成长”。他从日本侵略战争时期颠沛流离,3岁目睹侵略军屠杀的小难民成长为今天人所敬仰的科学院院士,最大的动力就是“把对敌人无比的恨转化成对同胞无限的爱”,他这一生的创造发明,全都产生于想方设法解除病人苦痛的思路。(对汪忠镐院士的专访将另文发表)
下午两场讲座的主讲人是管林初教授和陈克铨教授。管林初教授出身贫寒,当年母亲对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读完小学,去城里当一名工人,可是他靠着自己的顽强努力,成为中国心理学会会士(该领域最高学术地位),经常在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今天的演讲题目就是“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的若干问题”,对正在“爬坡”的中青年医生和科研人员非常实用。
陈克铨教授的演讲题目是“谈名校文化”,他重点讲了他们的母校——86年中培养了四万多名白衣天使,出了48名院士的上海医学院。上医的文化让人敬仰,上医的校训让人警醒,上医人的故事令人感动,上医的校歌更叫人热泪上涌,热血沸腾:“人生意义何在乎?/ 为人群服务;/ 服务价值何在乎?/ 为人群灭除痛苦。/ 可喜!可喜!病日新兮,医亦日进;/ 可惧!可惧!医日新兮,病亦日进。/ 噫……/ 其何以完我医家责任?!/ 歇浦兮汤汤,/ 古塔兮朝阳;/ 院之旗兮飘扬,院之宇兮辉煌!/ 勖哉诸君,/ 利何有?功何有?/ 其有此亚东几千万人托命之场!”(1930年代中期,由黄炎培作词、徐希一谱曲)
这样的文化所形成的强大气场,在兴义市人民医院会议厅的每一个人心中萦绕激荡。
陈教授最后说:“今天,我们来到贵州,正是对上医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白求恩精神的学习与实践。我们深深感到,白求恩精神和上医文化是相通的……我们的愿望就是再走白求恩道路,弘扬上医文化,推动我国医学教育和医改。”

11月11日——践行白求恩精神

做过万例心脏手术的北京安贞医院周其文教授(右)和兴义市心胸外科主任王开标在查房
昨天中午赶到手术室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周其文教授刚下手术台,正在休息室吃盒饭。
想拍周教授做手术的照片?明日请早!
听说这两天的手术都是专为周教授选出来的,挑战性大,复杂度高,目的是让本院医师在实战中学习周教授的先进技术和过硬本领。
昨晚听到人们奔走相告:周教授机缘巧合救了人命,我本来以为是指我没有赶上的那台手术,后来才知道,我离开手术室不久,周教授正准备在沙发上躺一会儿,爆讯传来:一名39岁的高龄产妇在剖腹产术中羊水倒灌,生命垂危,心脏已停止跳动……周教授立即冲进手术室参与抢救,产妇的心脏在几分钟后恢复了跳动……
今天上午再进手术室时,周教授已在工作了。因不能靠近,听不清大夫们说什么,只见周教授在指导,王主任拿着手术钳……
一会儿,周教授走近我,说手术结束了,我诧异地问:“不是刚开始吗?”周教授解释说,病人需要安装人工血管,可他才两岁,只能安细管,以后他的身体会长大,人工血管却不会长,他将需要再次,甚至再两次的开胸手术换粗的血管,权衡利弊,对病人最好的方案是现在不做手术,等他长到十几岁,发育基本成熟时一步到位地安装合适的人工血管。他说:“有的医院会为追求手术量而不考虑病人的切身利益,比如我们现在给孩子换个血管很容易,还可多算一例成功手术。但对病人是不利的。”这就是大夫们经常要面对的“两害相比取其轻”的负责态度。他还叮嘱王开标主任,把道理跟病人家属解释清楚。
说起昨天的事,他说:“我特别高兴,一是抢救很及时,产妇的大脑不会因心脏停跳缺氧而受到终身损害,二是意外中又救了一条人命。”
其后,周其文教授在医生休息室接受了笔者专访(将另文发表)。王开标主任走进来说,病人家属完全接受周教授这个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的治疗方案,没有丝毫异议。问他从周教授这里学到了什么,他说:“周老师是我们的榜样,他的很多东西都值得学习,比如‘反针正缝’,这个技巧非常好,我虽然还不太熟练,但已尝到了甜头,还有‘打结’的一些小细节。周老师的本领是学不完的。”
第二天就要离开兴义了,杨玉林院长百忙中接受了笔者采访。


兴义市人民医院院长杨玉林接受加拿大七天传媒记者采访 摄影:王传寓
杨院长说:“去年多米尼克(Dominique Shum-Tim,岑颖干)和艾瑞克(Eric Laliberte)来我院,免费做了10几台心脏手术。尽管语言不通,但他们一下飞机就马上去手术室,那种为病人解除痛苦的急切心情,他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都值得我们学习。在他们的感召下,我院的医护人员,特别是手术室的人员把他们的这种精神延续了下来。例如,看到一个四岁的女孩子照顾高位截瘫的母亲,麻醉科组织了捐款;一名临时工在推病人时突发心梗,医院不考虑他能不能缴费,全力抢救,转危为安,很多科室知道后捐了4000多元……多米尼克他们不远万里来这里援助我们的国际主义精神对我院职工的精神面貌上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在业务和技术层面上,我们原来一天只做一个手术,甚至一星期做一个,他们一天却能做2个到4个,这极大锻炼了我们的心外科和麻醉科的技术,做多了,经验也多了,现在从简单手术到复杂手术都开展起来了。”
“为了配合今年的‘白求恩’行动,我们按照去年方案,梅天琼书记亲自带队去册亨县筛选病人,一天之内就筛查了7000多人……多米尼克大夫和毛希丁大夫时差都没倒,就马上去病房,马上手术。第一顿饭,我们不知道毛希丁大夫是穆斯林,结果他什么都不吃,还说:少吃点可以多干点事,吃多了会打瞌睡。他们在五天里做了16台手术,有一个病人是复杂的‘四联症’,还有一个病人是‘熊猫血’(Rh阴性),多米尼克要求一定要找到血源……都做成功了。他们一直工作到要上飞机了才下手术台,午饭都没吃……大家都说,他们对病人的关爱和白求恩没有区别,还有人说加拿大又出了一个白求恩。”
杨院长还介绍了自己“突发奇想”,抓住“大牌专家来兴义扶贫”的难得机会,向兴义市政府提出聘请汪忠镐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并在短短几天里征得汪院士同意顺利实现的经过。他说:“这两天与汪忠镐院士接触,感觉到他非常关心基层和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下午座谈会上,他就‘胃食管反流’新课题提出了建立研究中心的设想,一旦搞出来,就是世界一流。我们准备马上启动。”
杨玉林院长还为所有专家都同意受聘为客座教授感到高兴,“我们以后有充分理由提出要求,他们有前沿的东西也会给我们,这无形资产是拿钱买不到的。”
杨院长认为是医院“运气好”,我则认为是儿科医生出身的杨院长有独到的眼光、远见、能力和魄力。这两年,我们亲眼看到了兴义市人民医院上下一心的职业文化,感受到了蓬勃向上的团队精神,这和杨院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说:“老百姓把命交给了我们,如果谁利用处方权为自己谋私利,我绝不容忍!”
杨院长是中国医务界最高奖——“中国医师奖”第八届的获得者,去年又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今天是诠释何谓“白衣天使”的一天,是见证“当代白求恩行动”的一天。

11月13日——移师贵阳,宣示愿景
昨天,上医专家小分队乘小巴离开兴义,去贵阳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继续“当代白求恩行动”,黄莉副市长、杨玉林院长、陈正丽主任等恋恋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
今天上午,举行了见面会,贵阳医学院全体在院领导悉数出席。见面会由医学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专家、上医本科、博士毕业生刘健主持,何志旭院长介绍了贵医的悠久历史和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代表医学院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当代白求恩”行动,从最初的个体行为发展到今天形成团队,统统离不开一个人的作用——蒙特利尔大学退休生理学专家孙公铎教授的牵线搭桥。会上孙公铎教授首先发言。
我知道孙教授昨晚准备讲稿到深夜,可是他没念两段就激动得脱了稿子。他重温了和贵阳医学院的深厚渊源,动情地声称自己是“贵州人”。17岁之前他在温州出生长大,后来去上海医学院读书,1961年毕业,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南的号召,在贵阳医学院工作了26年。他回忆刚来贵阳时,全贵阳只有一辆烧木炭的公交车。他说:“在我75年的生命中,我人生最美好也是最艰难的时光是在贵州度过的。从1961-1987年,整整26年时间里,我成长,奋斗,成为电生理专家,也是在贵州完成的,甚至出国后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基础也是在贵州打下的。贵州养育了我,培养了我,改变了我的人生观,贵州才是我真正的故乡。”
他说:“每当我回首往事,贵州的万千让我旧梦不断。我铭记贵州的贫困,老百姓的真诚,纯朴,以及周围同事和朋友们的友善。我真诚地感恩贵州,在过去的50多年中 ,我常常暗自发誓,必以赤子之心回报贵州。”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白求恩行动”。
四年前的一天,岑颖干医生在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为孙教授的亲属做了高难度的心脏手术,令孙教授感激万分,当他听说岑颖干医生有华裔血统,并有意报效祖籍国时,就萌发了把国外先进技术引入中国西北大开发的想法。一方面,他把岑颖干介绍到贵阳医学院和两级附属医院(贵阳和兴义)开设义诊并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利用上医校友会和华文媒体七天传媒把“当代白求恩”的事迹广泛宣传。
他说:“我的上医学友们,他们的心与我共鸣,上医文化是我们捆绑在一起的强劲的绳索。因此,当我在我们毕业50周年后返校的校友联谊会上提出走白求恩之路时,一呼百应。这次活动能邀请到八位大师级的医学专家,不远千里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从事公益事业,尽我们上医人的一片微薄之心,这是必然的结果。”
他的思路是:“既然我们上医61届能做这次行动,我想从广义上说,我们不同年届的校友以及其它学科的同仁也是有可能重复这一模式的。如果众多中国科技工作者都能这条路,该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呀!”
孙教授的发言赢得一片掌声,掌声不仅来自各位贵医领导和同行,也来自孙教授的昔日同窗。
贵阳医学院党委书记赵明仁在听了孙教授、陈教授和汪院士的发言后表示“深受感动”,他认为医科院校需要一种“超常规的人文精神,”“最关键的是培养人”。这次专家们的“白求恩行动”对贵阳医学院提高医德教育有更为直接的指导意义。

孙公铎教授在见面会上发言

正如赵书记指出的那样,王万青老师在贵阳医学院面对师生的讲座比起在兴义市人民医院显得更加重要,可以说是对医学生们一次灵魂的洗涤。尽管对王老师的故事我早已耳熟能详,在兴义时又完整地听了一遍,今天还是一字不漏地做了录像。王老师的普通话带着明显的上海口音,说藏语时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神奇力量。从1968年到如今,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缺医少药的藏族同胞。他曾克服的艰辛困苦让听者唏嘘不已,他在一次次的生死考验面前表现出的无畏气概直叫普通人汗颜。望着他1米84的大个儿,听着他平静而诙谐的话语,我心中总像有一声呐喊:看看王万青,谁还敢小瞧上海男人?!(王万青的事迹也将另文报道)

11月14日——重走白求恩道路第一步

贵州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宋宇峰(左3)出席了汪忠镐院士受聘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名誉院长仪式并发表了讲话

当天,各位专家深入到对应科室进行了对口交流,在附属医院,王家璧教授不仅再次义诊,还做了题为《新型激光在皮肤科的运用》的专业报告;何祖根教授就病理学科的切片在诊断中的作用等问题与病理科做了交流;周其文教授做了《心脏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术报告,并同贵医的胡选义教授就心血管疾病进行了会诊和疑难病例的讨论;汪忠镐院士向多科室介绍了胃反流综合症的诊疗和对策。
与在兴义市人民医院不同,上医校友会白求恩小分队的专家们这两天在贵阳的活动基本上是按基础和临床两方面,分头在贵阳医学院和附属医院进行的。
在基础医学院,朱立平教授做了免疫学方面的示范讲课;陈克铨教授做了《科研动力与思路》的讲座;朱教授和陈教授还特地去了贵阳医学院的花溪新校区,观摩讲课,参加卓越班师生的病例讨论会,与相关科室的老师作业务交流;孙公铎教授在他曾经工作过的生理教研室与新老同仁就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贵阳医学院,这所与专家们同龄的老牌医学院校,在老当益壮的白求恩小分队的带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们坚信,从兴义到贵阳,“当代白求恩行动——贵州篇”,只是一个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