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
全站LOGO右侧VIP广告[2017-01-27 00:33:01]
网站首页 时事新闻 高新科技 金融财商 法苑说法 共生学堂 漫游天下 行走中国 专家论坛 精英专访 中华国粹 医疗卫生 文学园地 Photo 视频 News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华国粹  >> 查看详情

中华国粹

【共生传媒】禅宗探秘(十五):洞山良价与曹山本寂 (下)

来源: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  日期:2020-10-13 22:17:44  点击:14823  属于:中华国粹




点击华人会广告图片可下载华人会APP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文 / 王学信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泉州莆田黄氏子,少业儒,习读九经。“其邑唐季多衣冠士子侨寓,儒风振起,号小稷下焉”。本寂“少染鲁风,率多强学,自尔淳粹独凝,道性天发”。十九岁往福州灵石出家为沙弥,二十五岁受具足戒,为受戒比丘,“举措威仪皆如旧习,便云游方外”。其间闻洞山良价盛名,遂往洞山参谒良价。

 

农历六月十六唐代高僧曹山本寂禅师圆寂纪念日_凤凰网佛教

初参洞山   付嘱三昧

      洞山问:“阇黎名甚么?”寂曰:“本寂。”山曰:“向上更道。”寂曰:“不道。”山曰:“为甚么不道?”寂曰:“不名本寂。”本寂初参洞山,机锋往来,洞山见其修持颇有根基,且聪明绝顶,深为器重。本寂在洞山数载,处众如愚,发言若讷,随缘放达,虔心禅修,终有大成,遂辞师。洞山因本寂辞,遂嘱曰:“吾在云岩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的要,今付于汝。”

      词曰:“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行文彩,即属染污。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虽非有为,不是无语;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婴儿,五相完具;不来不去,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终不得物,语未正故。重离六爻,偏正回互;叠而为三,变尽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刚杵;正中妙挟,敲唱双举。通宗通途,挟带挟路;错然则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属迷悟。因缘时节,寂然昭著;细入无间,大绝方所;毫忽之差,不应律吕;今有顿渐,缘立宗趣;宗趣分矣,即是规矩;宗通极趣,真常流注……羿以巧力,射中百步;箭锋相值,功力何预?木人方歌,石女起舞;非情识到,宁容思虑。臣奉于君,子孝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潜行密用,如愚如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

      洞山复问曰:“子向甚么处去?”寂曰:“不变异处去。”山曰:“不变异处,岂有去耶?”寂曰:“去亦不变异。”时维咸通十一年(公元870),本寂遂造岭南曹溪,礼六祖塔。旋自螺川还,过吉水,一夕梦六祖于其手心写下“心坚石穿”四字,并遥指东北方向。本寂有所悟,即刻前行,于赣中宜黄境内,见有佳山水,遂止焉。时县有信士王若一,舍何王观与本寂住锡。本寂追慕六祖曹溪禅风,因将所住山名“曹山”,寺名“曹山寺”。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阐释洞山    直窥禅境

      本寂住锡曹山期间,专心治禅,遵奉南禅法系,竭力弘扬洞山禅,处法席三十余载,参学者常二三百人。禅林赞曰:“曹山传得洞山衣,要织千丝共一机。”除曹山寺外,本寂在家乡泉州先后创建九峰院、上生院,并于父母故去后,与其兄妙应禅师一起,将家中房舍改建为禅寺,即今泉州涵江区国欢寺。

      本寂秉持青原、石头、洞山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之宗风,倡导清修、静修。当时统辖江西之南平郡王钟传虔心向佛,尝数次礼请本寂移锡洪州(今南昌)师事之。然本寂志在山野,皆托疾不往,尝书大梅法常禅师《山居颂》作答。其颂云:“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更苦追寻。”

      洞山五位禅法为洞山之精髓,然其理论多有圆融,加之语言晦涩难解,初机学人难觅下手处,故本寂对洞山五位禅法详加阐释,以解学人之惑。他特作《解释洞山五位显诀》,指出:“正位却偏,就偏辨得是圆两意。偏位虽偏,亦圆两意。缘中辨得是有语中无语。或有正位中来者,是无语中有语。或有偏位中来者,是有语中无语。或有相兼带者,这里不说有语无语,这里直须正面而去,这里不得圆转。事须圆转,然在途之语总是病。夫人先须辨得语句,正面而去,有语是恁么来,无语是恁么去。作家不无言语,不涉有语无语,这个唤作兼带语。”

      此段话就宾主参禅应对时如何辨识对方话语位属,以及如何对应的阐释。据华严法界圆融理念,正不纯正,正中有偏;偏不纯偏,偏中有正。因此,有见地的禅师出语总不执着于正偏有无,而是正中带偏,偏中带正,或是正中来,偏中至,事须兼带,是为不二中道,方为佛性实相。

      对洞山“五位君臣”说,本寂亦作出深入阐发。师因僧问“五位君臣旨诀”,师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应详审辨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

      所谓君为正位,即为空界,“妙得尊环宇,高明朗太虚”;所谓臣为偏位,即为色界,“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群生”;而君臣道合为“混然无内外,含融上下平”。空界、色界打成一片,混然圆融,相辅相成,自在无碍。本寂的诠释,使学人于本末、体用、空色、真假、理事、有无之关系,不落两边,圆融无二。唯如此,方可于禅修路上登堂入室,直窥禅境之妙秘。

      本寂对洞山五位亦有五首偈颂逐一阐释,其颂曰:“白衣须拜相,此事不为奇。积代簪缨者,休言落魄时。”“子时当正位,明正在君臣。未离兜率界,乌鸡雪上行。”“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王宫降初日,玉兔不能离。未得无功言,人天何太迟?”“浑然藏底事,朕兆卒难明,威音王未晓,弥勒岂惺惺?”此五首偈颂可供学人禅修参考,当不无裨益。
 

 摒除三堕    直悟本真
 

      在禅修实践中,本寂提出“三种堕”说,以警示学人避免此三类常有之误。师示众曰:“凡情圣见,是金锁玄路,直须回互。夫取正命食者,须俱三种堕。一者披毛带角;一者不断声色;一者不受食。”时有绸布衲问:“披毛戴角是甚么堕?”师曰:“是类堕。”曰:“不断声色是甚么堕?”师曰:“是随堕。”曰:“不受食是甚么堕?”师曰:“是尊贵堕。”乃曰:“食者,即是本分事。知有不取,故曰尊贵堕。若执初心,知有自己及圣位,故曰类堕。若初心知有己事,回光之时,摈却色、声、香、味、触、法,得宁谧,即成功勋。后却不执六尘等事,随分而昧,任之则碍,所以外道六师,是汝之师。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食者,即是正命食也。亦是就六根门头,见闻觉知,只是不被他染污,将为堕,且不是同。向前均他本分事,尚不取,岂况其余事耶?”师凡言堕,谓混不得,类不齐。凡言初心者,所谓悟了同未悟耳。

     “堕”有二义,一曰堕落,一曰堕除。学人有三种执着,若滞于其中,不得超越,即为堕落;若于执着中觅得路径,毅然出离,即为堕除。学人唯有确认诸法空相,声亦非声,色亦非色,凡有为法,皆是虚妄,方可不落三种堕中,而应随缘任运,率然超越,始获身心自在。宋代惠洪禅师云:“曹山以堕统法,如人以蜜触舌,自知纯甜,无中边味耳。”本寂有一偈颂说的好:“觉相圆明无相身,莫将知见妄疏亲。念异便于玄体昧,心差不与道为邻。情分万法沉前境,识鉴多端丧本真。如是句中全晓会,了然无事昔时人。”本寂又有《四禁偈》开示学人:“莫行心处路,不挂本来衣。何须正恁么,切忌未生时。”

      比起乃师良价,本寂在接引学人时,往往较为峻烈,常使学人无立锥之地,以此截断其凡圣差异,促其直悟本真。僧问:“学人通身是病,请师医。”师曰:“不医。”曰:“为甚么不医?”师曰:“教汝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有僧问:“沙门岂不是大慈悲底人?”师曰:“是。”曰:“忽遇六贼来时如何?”师曰:“亦须具大慈悲。”曰:“如何具大慈悲?”师曰:“一剑挥尽。”曰:“尽后如何?”师曰:“始得和同。”

      唐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夏夜,本寂问知事:“今日是几何岁月?”对曰:“六月十五。”师曰:“曹山平生行脚,到此只管九十日为一夏。明日辰时,吾行脚去。”届时,焚香宴坐而化,阅世六十有二,坐三十有七夏,门弟子葬全身于曹山之西阿。朝廷谥曰:“元证禅师”、塔曰:“福圆。”南岳高僧玄泰禅师为撰塔铭。清雍正十二年,朝廷加封“宝藏元证禅师”。

      曹山本寂禅师文辞遒丽,富有法才。其著述宏富,有《五位君臣旨诀》、《解释洞山五位显诀》、《注释洞山五位颂》,有注《寒山子诗》,并有门人所辑《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两卷行世。本寂门下法嗣名存灯录者凡十四人,著名者有荷玉光慧、金峰从志、洞山道延、曹山慧霞、韶州华严、鹿门处真、育王弘通等。

   

高足道膺    再创道场

      对洞山禅法的传承与弘扬,良价另一得法高足云居道膺可谓厥功至伟。与本寂在曹山创建本宗第二道场同时,云居道膺于赣北觅一天赐佳地,创建本宗第三道场,全力弘扬洞上宗旨。

      云居道膺禅师,幽州玉田王氏子,童稚出家于范阳延寿寺,二十五岁成大僧。后游方至终南山问道,依止石头禅系之翠微无学禅师从学三年。会有僧自豫章来,盛称洞山法席,道膺遂造焉。
 

      洞山问:“甚处来?”膺曰:“翠微来。”山曰:“翠微有何言句示徒?”膺曰:“翠微供养罗汉,某甲问:‘供养罗汉,罗汉还来否?’微曰:‘你每日噇个甚么?’”山曰:“实有此语否?”膺曰:“有。”山曰:“不虚参见作家来”。山又问:“汝名甚么?”膺曰:“道膺。”山曰:“向上更道。”膺曰:“向上即不名道膺。”山曰:“与老僧只对道吾底语一般。”

      一次,道膺问:“如何是祖师意?”山曰:“阇黎,他后有把茅盖头,忽有人问,如何只对?”膺曰:“道膺罪过。”忽一日,洞山问道膺:“吾闻慧思大和尚生倭国作王,是否?”膺曰:“若是思大和尚,佛亦不作。”山然之。某日,洞山问道膺:“甚处来去?”膺曰:“踏山来。”山曰:“哪个山堪住?”膺曰:“哪个山不堪住”山曰:“恁么,则国内总被阇黎占却。”膺曰:“不然。”山曰:“恁么,则子得个入路。”膺曰:“无路。”山曰:“若无路,怎得与老僧相见?”膺曰:“若有路,即与和尚隔山去也。”山乃曰:“此子以后,千人万人把不住去在。”

      一次,洞山问道膺:“大阐提人(绝对不信佛法、断绝一切善根之人)作五逆罪,孝养何在?”膺曰:“始成孝养。”自尔洞山许为室中领袖,道膺遂为其得法高徒。道膺初参洞山时,禅修已达很高层次,早已破除世俗执着、六尘烦恼,故与洞山机锋往来,颇切禅理,山深器之。其后,道膺几经乃师锤炼,终成一代高僧。

      洞山良价圆寂后,道膺辗转来到建昌(今江西永修)云居山结庵弘法。云居山方圆数百里,群峰环抱,云雾飘渺,田园陂泽,鸡犬相闻,宛若桃源仙境。道膺居此弘法,适逢南平郡王钟传任洪州节度使、镇南节度使。洪氏虔心向佛,师事之,数请至州,殊为礼敬,大力护持,并得唐昭宗赐紫衣袈裟,并赐额“龙昌禅院”。
 


道膺禅师所植·银杏树,历经千年,依然屹立

曹洞宗风    香火绵远

      道膺住持云居山凡三十载,道遍天下,门人达千五百众,大振曹洞宗风,声闻海宇。道膺致力弘扬洞上玄风,“其演法之辨,应机之辞,朴古自在,随意所划,如世之良医坐于药肆中,病而诣者,信手与之,药至病愈”。

      师尝示众曰:“佛法有甚么多事,行得即是,但知心是佛,莫愁佛不解语。欲得如是事,还须如是人。若是如是人,愁个甚么?”师又曰:“人总不信受,原来自家脚下虚无力。汝等譬如猎狗,但寻得有踪迹底。若遇羚羊挂角时,非但不见踪迹,气息也不识。”僧便问:“羚羊挂角时如何?”师曰:“六六三十六。”又曰:“会吗?”僧曰:“不会。”师曰:“不见道无踪迹。”

      师曰:“得者不轻微,明者不贱用,识者不咨嗟,解者无厌恶。从天降下即贫穷,从地涌出即富贵;门里出身则易,身里出门则难;动则埋身千尺,不动则当处生苗。一句迥脱,独援当时;语言不要多,多则无用处。”又曰:“汝等直饶学得佛边事,早是错用心了也。不见古人讲得天花落、石点头,尚不干自己事。如今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

      唐天复元年秋,道膺示微疾,十二月二十八日,为大众开最后方便,叙出世始卒之意,众皆怆然。越明年正月三日,道膺问侍者:“今日是几?”对云:“初三。”师云:“三十年后,但云只这个是。”乃端然而逝,世称“云居道膺禅师”。朝廷敕谥“弘觉禅师”,塔曰:“圆寂。”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亲书“真如禅院”赐额,真如之名,沿用至今。云居道膺禅师法嗣凡二十八人,有语录传世者十九人。其中最具影响力者为同安道丕,其门下历经两宋及元、明、清,代有名僧,更将洞山禅法远播至新罗、日本,至今香火不绝。

      曹洞宗风素以坐禅为向上一路,以探究学人心地为接机之法。师徒接机,不似德山棒、临济喝,只是应机接引,方便开示,妙用亲切。当代高僧正果法师尝云:“曹洞主知见稳实,临济尚机锋峻烈;曹洞贵婉转,临济尚直截;曹洞似慈母,临济如严父。”此为确评。鉴于曹洞最重文化传承,其禅法有深、细、实诸特色,故禅门称其为学问禅、哲人禅、隐士禅。虽然“曲高和寡,大音希声”,然曹洞法席以其理论体系之坚实、绵密,历经沧桑,最终成就为中国禅宗文化中生命力最为强劲的门派之一。

   
       编辑:胡海

 


欢迎关注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网站

欢迎关注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微信公众号
欢迎惠顾广告!
联系电话:胡宪  514-246-3958,胡海  010-1590106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