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
全站LOGO右侧VIP广告[2017-01-27 00:33:01]
网站首页 时事新闻 高新科技 金融财商 法苑说法 共生学堂 漫游天下 行走中国 专家论坛 精英专访 中华国粹 医疗卫生 文学园地 Photo 视频 News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华国粹  >> 查看详情

中华国粹

佛门礼仪(五):佛门与孝道

来源: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  日期:2018-09-07 21:56:53  点击:14105  属于:中华国粹

 
佛门礼仪(五):佛门与孝道
作者:王学信
编者按:
本网络平台特请王学信先生提供他的佛教文化系列文章以飨读者。佛教文化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先生作为南怀瑾先生的弟子,对此亦颇有研究,因学佛四众所需,特撰写此系列文章。

 
 
       孝道,对于国人来讲,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孝道便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其最重要的人文基因。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于2500年前,将中华孝文化全方位提升至理论层面,从此,孝道便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根本道德与核心伦理,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其后历代帝王都要高标“以孝治天下”。

       在儒学理念中,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孝以心为本。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也就是说,孝道出于天性,源子内心,并非外在强加之物,而对子孙的教养、培育,也该由此而生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国造字之法于此颇有深义,试看“教”字,左为“孝”,右为“文”,两者孝在先,文在后,即先学做人,后学作文,教育之法安可舍本而求末乎?

       在儒家孝文化的熏陶、教化下,加之舜帝、汉文帝、曾参、子路、闵子骞等等至孝典范人物的感召,孝道日益深入人心。“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等理念已成国人共识,而孝子、孝女、孝妇等感人故事,更是层出不穷,史不绝书。那么,当西汉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佛法西来,传至中土,置身中华传统孝文化如此浓厚之氛围中,佛门又会遭遇什么,其中又会有哪些误解和偏见?

       早期佛门僧人均来自海外,或西域,或中亚,或印度次大陆,人称胡僧、番僧、梵僧,作为外国来华客人,又是文化使者,他们受到朝廷、官府的礼遇和隆重接待,通常都住在鸿胪寺,即朝廷接待外宾及使团之官方机构,这也是后来出家人聚居修法之所称作“寺”的由来。早期佛法只在宫廷权贵中传播,与民间接触无多,且全为外来僧人,故此与中华本土孝文化并无冲突。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出家为僧的汉人叫严佛调,他是东汉灵帝时临淮(今安徽泗县)人,著有《沙弥十慧章句》传世。另一位早期出家的汉僧朱士行,他是三国时魏颍川(今河南许昌)人,远赴于阗(今新疆和田)取得《大品般若经》二十卷,遣弟子弗如檀等于太康三年送至洛阳,他因此成为内地西行求法之第一人。在东汉及三国时期,汉人出家为僧者少之又少。然而,经两晋至南北朝,帝王的崇佛,甚至佞佛,致使僧尼数大幅飙升。南梁时有寺院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僧尼达八万二千七百余人。北魏寺庙三万有余,各地僧侣竟多至二百余万。如此众多的人口剃度出家,其中又尤以青壮年为多,于是,士大夫中的一些排斥佛教人士便开始以“不孝”的罪名诘难佛门,并引发了长达数百年的争论。

       诘难者依据中国孝文化理念,认为《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而沙门释子“剃除须发,披染色衣”,自毁身体,即是不孝。同时,《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不少出家僧尼则“童真入道,舍亲辞家”,使家族香火继嗣成了问题,是亦不孝。另据早期佛门戒律,出家人不得礼拜一切在家人,包括父母尊长,在中华礼仪之邦,如此不敬父母,岂不违背孝道?客观上讲,诘难者也并非全无道理,只是诘难者对佛门更深层面的孝道观所知不多,且中外文化又确有某些差异,难怪会有上述质疑。

       事实上,佛门孝道观在世法出世法两方面,都有着详尽和丰富的表述及内涵。原始佛教典籍《增一阿含经》载:世尊告诸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饭食、床褥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于屎溺,犹不能得报恩。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是故,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在《长阿含经》中,佛告居士善生:“善生,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善生,子于父母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怖畏。”

 

 
       在其后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佛祖对母恩作了令人至为感动的描述。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

      “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经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忧念之心,恒无休息。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悯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即堕地狱、饿鬼、畜生。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子,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子,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二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噉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皆与其子,愚痴鄙陋,情爱无二。”

      “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父母在堂,名之为富;父母不在,名之为贫。父母在时,名为日中;父母去时,名为日没。父母在时,名为月明;父母去时,名为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善男子,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如是昔恩,犹未能报,或因妄业,生诸违顺,以执著故,反为其怨。何以故?无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为父母,所可报恩,互为饶益,无饶益者,名为不孝。以是因缘,诸众生类于一切时亦有大恩,实为应报。”

       在本经中,佛祖详尽开示父母对子女之高恩厚德,强调子女应无条件报答父母深恩,父母在堂则是子女的真正富有,孝养父母与供佛福德相等,并警示子女若背恩不孝,即坠三恶道果报。佛祖进而以生命轮转、累世因缘开示,将孝道推及社会,将报父母恩与报众生恩统一起来,于此奠定佛门孝道观之根本理念。这与孔圣倡导之“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并无二致。诚如古人所云:“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在其它诸多佛经中也都载有关于孝道的阐释,譬如《梵网经》云:“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积觉成佛道。”《五分律》云:“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观无量寿经》更将孝顺父母列为修行人往生西方净土的重要资粮。《佛说孝子经》云:“能开化其亲,才是真实报父母恩”。《大集经》云:“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事佛也。”《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言佛陀“为父担棺”,《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记佛“为母说法”;《盂兰盆经》记述目犍连尊者救母于幽冥之苦;《贤愚经》记载舍利弗尊者入灭前,特地返回故里,向母辞别,以报亲恩等等。

       在诸经中,东汉安息(今伊朗)国太子安世高所译《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读来令人深感震撼。经云:“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饥馑劫,为于爹娘,尽其己身,脔割碎坏,犹如微尘,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手执利刀,剜其眼睛,献于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百千刀戟,一时刺身,于自身中,左右出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打骨出髓,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吞热铁丸,经百千劫,遍身焦烂,犹不能报父母深恩。”佛陀以七种极度夸张之比喻,极言父母恩重而子女难以报答,足见佛陀对孝道之推重。《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东西文化于此又浑然一矣。

       中土佛门释子秉承佛陀所创立之孝道观,既孝养父母,并“于诸众生如父母想”,奉行普度众生之大孝。正如东晋《牟子理惑论》所言:“苟有大德,不拘于小,沙门捐家财,弃妻子,不听音,不视色,可谓仁之至也。何违圣语,不合孝乎?……至于成佛,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是为不孝,是为不仁,孰为仁孝哉?”

       曹洞宗祖师洞山良价即是佛门孝道之杰出践行者,他在剃度之前的《辞北堂书》中,深情地向母亲表示:“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身;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至,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月三牲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沉滑,永不轮回,欲报罔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截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也。故《经》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

       继而,良价表明他化俗情、行大孝,舍小爱、成大道的最终选择:“良价舍今世之身命,誓不还家;将永劫之根尘,顿明般若。伏惟父母心开喜舍,意莫攀缘。学净饭之国王,效摩耶之圣后。他时异日,佛会相逢;此日今时,且相离别。良非遽违甘旨,盖时不待之。故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伏冀尊怀,莫相记忆!”

       书不尽言,良价更作偈颂二首以明志:“未了心源度数春,翻嗟浮世漫逡巡。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岩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嶂以为邻。免干世上名与利,永别人间爱与憎。祖意直教言下晓,玄微须透句中真。合门亲戚要相见,直待当来证果因。”

       时光荏苒,十年之后,良价已成就一名得道高僧。他回望参学之路,殊多感慨,再修书一封,向母亲表白心中款曲:“良价自离甘旨,杖锡南游。星霜已换于十秋,歧路俄经于万里。伏惟娘子收心慕道,摄意归空。休怀离别之情,莫作倚门之望。家中家事,但且随时;转有转多,日增烦恼。阿兄勤行孝顺,须求冰里之鱼;小弟竭力奉承,亦泣霜中之笋。夫人居世上,修己行孝,以合天心;僧有空门,慕道参禅,而报慈德。今则千山万水,沓隔二途;一纸八行,聊申寸意。”

       良价母收到其子前后两封书信后,强抑念子之情,回书勉其修道证果,信中云:“今既誓不还乡,即得从汝志。不敢望汝如王祥卧冰、丁兰刻木。但如目连尊者度我,下脱沉沦,上登佛果。”母亲的理解与支持,想来良价更铭感五内,宿世难忘。

       在唐代,禅僧行孝的事迹屡屡见诸文献记载:如初上禅师“至性笃孝,执亲之丧,七日不食”,建三归堂及善法堂以表孝亲之意;元识禅师“负土成坟,结庐其域”,葬先考妣于荥阳东原;南朝陈皇室之后睦州道明禅师“恒织蒲鞋,资以养母,故复有陈蒲鞋之称。”《释教三字经》云:“孝亲者,如道丕,为养母,自忍饥。父捐躯,为报国,丕苦求,骨跃出。”七岁出家的李唐宗室道丕禅师生于唐末乱世,其孝亲之事在禅门广为传诵。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门孝道观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并得以认同,《佛说孟兰盆经》甚至被视为佛门《孝经》。同时,佛门关于因果业报、生死轮回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为亡故的父母追荐冥福,礼请诵经做法事的僧侣担当世间孝道使者的活动受到朝野的广泛欢迎。加之,自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多次颁布敕令、诏书。令天下僧尼、道士、女冠致拜父母,中士佛门顺应本国舆情,扬弃古印度僧尼不拜父母之旧规,回归本土传统礼仪,赢得各界赞许。从此,关于佛门孝与不孝的争议便烟消云散,消弭于无形,再也无人提起。

 
( 编辑:徐秋菊)
 

————————  END  ————————
广告



点击华人会广告图片可下载华人会APP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欢迎关注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网站


欢迎关注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微信公众号

欢迎惠顾广告!
联系电话:胡宪  514-246-3958,胡海  010-1590106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