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
全站LOGO右侧VIP广告[2017-01-27 00:33:01]
网站首页 时事新闻 高新科技 金融财商 法苑说法 共生学堂 漫游天下 行走中国 专家论坛 精英专访 中华国粹 医疗卫生 文学园地 Photo 视频 News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华国粹  >> 查看详情

中华国粹

静坐与养生

来源: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  日期:2018-03-29 22:07:11  点击:15361  属于:中华国粹
 文(原创):王学信
 
   
作者简介:王学信:资深媒体人士,知名文化学者。曾任中国新闻社主任记者,华声报社编委,中国侨联《海内与海外》杂志编辑部主任等。

    从古至今,中国的佛家、道家、儒家,以及医家、武术家无不推崇静坐养生,而欧美的基督教、天主教和中亚伊斯兰教的祈祷、斋期、避静,以及近年风行欧美的催眠术、印度的古瑜伽术也都有以静坐颐养身心的重要内容。通过修习静坐可使人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重获身心健康,这已成为诸多公众的共识,并吸引着现代社会紧张忙碌、倍感生活压力的人们趋之若鹜,以期达到净化身心、减轻心理压力和强健体魄的目的。
    静坐何以能达到养生的良好效果呢?我们知道,静坐是一种有别于其他修习方式的积极的休息。操劳一天,倘在睡眠之前,抽出若干时间静坐,调整身心,使机体回归自然状态,周身气血协调运行,恢复全身经络的内在调节功能,犹如老子所说—“夫物芸芸,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自然有助于消除机体疲劳。
    同时,人在静坐时,“致虚极,守静笃”,可以有效地摈除使人增添无数烦恼的七情六欲,平衡纷乱的心态,可使头脑清明,生发出诸多潜在的聪明智慧,所谓“定能生慧”。曾子在《大学》中指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诚如美国大科学家爱迪生所言:“最好的思考总是在寂静中产生的,而最坏的总是在骚乱中产生的。”
    中国古代文人修习静坐养生法的很多,均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病羸缠身,他在服药治疗的同时,坚持静坐养生,以致“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以此祛病延年,终享遐龄。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记述他修习静坐法的体会说:“其法至简易,唯在长久不废,即有深功,且实行二十日,精神已自不同,觉脐下实热,腰脚轻快,面目有光。”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修习静坐养生法,收效颇大,直至晚年仍精力过人。他在《看钟》诗中说:“乘除尚喜身强健,六十登山不用扶。”年近90时,他高兴地在《戏遣老怀》诗中写道:“已迫九龄身愈健,熟视万卷眼犹明。”静坐养生的健身效果从中可见一斑。

    那么,该优先选择哪种静坐法呢?仅中国流传至今的养生静坐法即有96种之多,而其中禅宗修习禅定的七支坐法最为常用,老少皆宜,效果显著,且方便易行。对于此法,笔者曾得海外著名学者、禅宗大师南怀瑾先生亲炙,在此特向读者介绍,以广法益。
    所谓七支坐法,是指肢体的七处要点都要放置到位之意,此种坐法又称跏趺坐,俗称盘足坐法。其法如下——
    首先,放好坐垫,双足结跏趺而坐,也就是双盘足,寺庙中所塑佛像多为此种坐法。初学者如果不能双盘,单盘亦可。或将左足放在右腿之上,叫做如意坐;或将右足放在左腿之上,叫做金刚坐。其次,脊梁直竖,使脊椎每个骨节如算盘子般相叠竖直,但不可过分用力。然后,将左右两手放于脐下三寸丹田之前,两手心向上,右手背平放于左手掌上,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拄。这便是禅修所说的“结手印”,此种手势名叫“三昧印”,也就是“定印”,使人较易进入静态。与此同时,左右两肩稍稍张开,使之平整适度,不可沉肩塌背;头要正,后脑稍微向后收,前颚内收,稍稍压住颈部两大动脉的活动即可。此时,双目微张,似闭还开,视线随意确定在座前3至4米处,但需熟视无睹,也可双目微闭,收效亦佳。最后,舌尖轻舔上腭,犹如婴儿酣睡状,静坐姿势即告完成,随之便可进入静坐状态。

    初学静坐养生者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静坐在天朗气清和月圆之际最好,暴风雷雨等天气恶劣时则不宜;饭前饭后一小时之内不宜静坐,以免妨碍消化或分散心神;静坐前应先行洗漱,着宽松衣服,摘下手表、眼镜、饰物等,以便於气血贯通;静坐宜选洁净和空气流通之所,但不可让风直接吹到身上,防止外感风寒;静坐处宜安静无噪声干扰,且光线不宜过暗,太暗则容易昏沉,光线亦不可太强,太强则易于紧张,心神散乱;室温过凉时,要将双膝和后脑包裹暖和,即使在热天静坐,也不宜使膝盖裸露;初习静坐者大多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单盘时需加坐垫,坐垫厚薄依身体状况而定,总以舒适为原则,坐垫的软硬程度以适中为好;初习静坐不必勉强自己坐得太久,每次10分钟、20分钟即可,以后再逐渐延长。
    每次结束静坐前,也就是所说的“收功”,应将两掌摩擦,使生热感,再以两掌轻轻搓脸若干次,用两手手指自前向后梳头若干次,然后双手叠放,掌心向里,手背朝外,置于丹田下三寸处,3—5分钟后再徐徐睁眼,离座活动活动腰身手脚。
    初习静坐者往往由于不习惯而导致精神紧张,肌肉僵硬,不能很快进入静态。对治的方法是,当你按照七支坐法坐好后,口中默念“松”字,念时音要拖长,三遍即可。同时,在意念上也要暗示自己从头到脚全身放松,且面带微笑,不可冷峻或呆板。如果这时你能够轻松愉悦而非刻意地去观想湛蓝的大海、馥郁的花丛、青青的草地、湖中的莲花,观想其一即可,或若隐若现地仿佛在倾听遥远的古寺传来悠长的钟声,那么,你便能较快地进入初步的静态。
    在最初静坐的一段时间里,身体的不同部位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冷、热、酸、麻、胀、痒、痛等感觉。其中犹以腿部和背部的感觉最为明显,于是,一些人感到担心,以为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其实,这很正常,而且应该算是一种好现象。首先,腿部不习惯于盘足而坐,背部也不习惯脊梁竖直,酸麻的感觉就会很明显,随着静坐次数的增多和时间的推移,便会逐渐适应。同时,人体经络遍及全身,何处潜伏病机,该处经络便凝滞不畅,人在静坐时,气机发动,循经络而运行,遇到凝滞处便予以冲击,人即通过神经末梢而产生各种感觉,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直至气机畅达,这些感觉方可消失,这也正是自身疗治病痛的一个过程。只要习静者了解其中的道理持之以恒,坚持静坐,很快就可达到初步健身的效果。
    静坐的本意是通过身静和心静的修习以达到养生之目的,但人们在开始静坐时往往深感身虽然静下来了,心却静不下来,种种思绪纷至沓来,甚至比不静坐时,更显得烦躁不安,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而且愈想制心一处,让那颗“奔腾”的心静下来,而思绪反而更加散乱、无序,使习静者无所措手足。
    出现这种心思散乱的情况,应该说也很正常。人的思绪、意识本来就像流水一样绵绵不绝,此时,愈想让它停止,就越加躁动、散乱,因为在原有的思绪中又增添了新的意念。正确的做法是,顺乎自然,不加引导,“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圆照法师讲过:“不思过去,不思未来;生起一念,放下一念。”静坐时倘能如此,经过一个阶段的修习,便可接近“万缘放下,一念不生”的境界,逐渐由身静进入心静。
    初习静坐,要防止所谓“气沉丹田”的误导。清末以来,由于内家太极拳的流行,各种武侠小说和相关影视剧的渲染,所谓“气沉丹田”的太极拳修练原则几乎家喻户晓。一些初学静坐的人一上座,便以讹传讹地想把呼吸之气引向丹田,希望能做到“气沉丹田”或“意守丹田”,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呼吸之气与人体气机本来就是两回事,同时人体气机循及经络自有其运行规律,殊难为意念所控制,而且人在静坐时,你越想守住什么,便越守不住,徒增烦恼,只能使精神更趋紧张,有悖於静坐的初衷,倒是老子的“无为无不为”,更契合静坐养生的真谛。
    对于心神过於散乱、短时间内难以入静的初学者,要想使身心尽快进入相对静止状态,采用“外耳声法”无疑是颇佳的选择。此法是,静坐时聆听有规律的外界声音,比如溪涧流水声、山间瀑布声、风吹铃铛声、寺院梵唱声等等。当你将心念专一在声音上,能够轻松、自在、安闲地保持在这一心态时,渐渐会觉得声音变得悠长、悦耳、轻微。坚持若干次静坐后,你会在静坐的某天某一时刻,于不知不觉中突然入於寂静,一切声音都听不到了,甚至觉得自己的身体都不存在了,这正是儒家所说的“坐忘”,道家的“虚极静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入静。无论这一现象持续的时间或长或短,都应该算是静坐养生的好徵候。随着静坐定力的加强,这一现象持续的时间也会逐渐延长,由几分钟、几十分钟,甚至到几个小时。
    另一个对治心神散乱的重要方法是“鼻息法”,借助呼吸之气而修习入静,这个方法也叫“安般守意法”。其法是,静坐时,注意鼻子呼吸出入的气,使意念与呼吸配合为一,即“心息相依”。此时注意数息、调息和听息,“无他馀念,系心鼻头”,吸气进来细长慢,呼气之时快短急,在调整呼吸的同时,要耳听呼吸、脉搏和心跳,一路做下去,直至百息、千息方可。当此之时,出息、入息的长短、轻重、冷热、有无,心中清清楚楚,“悉皆知之”,随着呼吸渐渐由粗且重到细而匀,直至趋于若有若无,细若游丝,甚至感觉不到自己在呼吸,即转入道家所说的“胎息”,进入身心恬然凝静状态,也就是真正进入了定境。

    在此种境界中,体内自然气息充满,身体柔软,进入养生佳境,恰如老子所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罗睺罗尊者谈及修习安般守意法也说:“能修行安般者,则无愁忧恼乱之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可见修习此法对涵养人的元精、元气、元神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当粗学者通过外耳声法或安般守意法,进入身心两静的初步静止状态时,往往会产生昏昏入睡,或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睡眠的现象,这虽然也是一种休息方式,但绝不属于静坐养生应有的状态。这时便需要审视自己,如果身体过于劳累,或心神过于疲惫,那么不如干脆倒身而眠,等睡足了,精神爽朗时,再来静坐。如果发现身心和身体并非过于疲累,那么,最好起身稍作运动,或特地提起精神,以便始终在适度和安闲的状态下静坐。
    然而,上述昏昏欲睡,还属于静坐时出现的粗的昏沉,较易对治,而细的昏沉要对治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说:“坐时心中昏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出现此种昏沉时,心念好似在寂寂的状态之中,既不能系心於一处,也不生起杂乱的妄念,神志不太清明,似睡而非睡,昏昏沉沉,甚至有无身无心的感觉。此种昏沉初起时,有时还会产生某些幻觉,或可喜可爱,或可怖可畏,种种情形,千差万别,因人而异,使人如在梦幻之中。其实,此种幻境源于人在昏沉时的潜意识,佛学称为独影意识,决非真实影像,习静者一定要明了于心,万不可以假当真,误认为自己已修到某种佳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细的昏沉具有两重性,既属于静坐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是进入更高层次静坐的一种障碍。这是因为在静坐中,气机发动,循背部督脉上升到人体后脑、前脑和间脑,此时会相继出现耳塞、耳鸣及“啾啾”的奇异声音,前额左右太阳穴会产生气胀感觉和眉心、鼻根的轻微刺激,甚至出现头顶胀痛、额头紧箍等现象,犹如有物压顶,这是气机打通脑顶部经络的徵候。倘能顺利通过,即可渐入佳境,如不能顺利通过,执著於此,自然就昏昏沉沉,难以进入更高的境界——心性的自在清明,甚至“走火入魔”,有害身心。
    对治昏沉的方法有不少,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或作适度运动;或系念鼻端,令心住在一念之中无有分散之意;或观想脐中有一红色光点由下往上冲,到头顶散开;或以全身气力大呼一声“呸”;或捏住两鼻孔,强忍呼吸,最后由鼻孔喷出。以上方法,可由静坐者根据各自情况自主选用。
    当静坐时的散乱、昏沉分别消除后,便会忽然於一念之间,心止於一缘,不动不摇,产生“轻安”的好现象。此时,会感到头顶上一阵清凉,如醍醐灌顶,遍贯全身,心念都在定境之中,身体轻软,腰背自然挺直,心念和所处环境历历分明。此种轻安现象,也有人会从脚心开始,或暖或凉,渐渐上升到头顶,如同穿越晴空一般。道家非常重视轻安现象,认为此时口中分泌的津液无异於“玉液琼浆”,徐徐咽下,便是“甘露洒须弥”,具有特殊的祛病延年的健身功效。然而,轻安现象尚不易持久,因而从此种境界出发,仍需一心精进,不可懈怠,定力就会逐渐增强,使人常处于轻安状态之中。
    当气机顺利通过脑部后,虽然有了一定的养生功效,但气机继续下降到食道、胸部、胃脘、小腹,则是更为重要的修习阶段,这就是养生家所说打通任脉的过程。此时,气机经由脑部下行通过食道,即道家所说的“十二重楼”,再通过胸部两乳之间膻中穴,直达中宫胃脘,此刻,修习者会感到胃部气机鸣荡、滚动,随之食欲亢进,胃口大增,或气机胀满,不思饮食,习静者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适当调节饮食,总以节制少食为宜,有的则可自然休粮辟谷。在发生此种徵候的同时,常伴有打嗝儿、嗳气和大便频频等现象,这是气机在积极清除食道、胃肠的陈年积滞和污垢,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经过这一阶段的修习,头脑倍感清晰,胸怀分外舒畅,心念的清净和身体的舒适都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全新境界。
    印度古瑜伽术和西藏密宗对此阶段修习的表述略有不同,认为气机由中宫胃脘发动,其上行气经贲门通过食管直达喉轮(喉头),其下行气通过丹田直至海底轮(会阴穴),这是“宝瓶气”的真正发动。当此之时,肺部呼吸几乎难以觉察,而产生道家内丹派所说的内呼吸,即真正意义上的胎息,也就是小腹内在的轻微呼吸。借此良机,修习者可稍微收缩小腹,就便打通环绕腰部的带脉,这对一般静坐者来说可算是更高层次的定静境界。在此种境界中,倘修习者仍持之以恒,久而久之,气机便会由会阴部位发动,循左右两腿的脉络逐节下行,直至两足足心,再渐次到达脚趾、以及膝、胯、脚踝等部位。此刻,全身将产生暖、软、轻、乐的快感,即禅学所说的“内触妙乐”,进入轻安舒适的妙有之境。依此妙境,气机在循督脉上行腰、背、肩胛、两手、掌心,经前脑,徐徐下降,直至丹田、会阴。此时,气机充盈,遍满全身,其感觉犹如北宋大儒邵康节先生所言:“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习静者便可亲身体会到“一脉通而百脉通”的神奇效果。
    至此,道家所说的打通任督二脉的初级修炼目标才算达到,此亦相当于禅学四禅八定修持中的初禅境界。习静者通过上述几个阶段的修习,自然可以身轻体健,宿疾全消,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则益寿有望,延年可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