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
全站LOGO右侧VIP广告[2017-01-27 00:33:01]
网站首页 时事新闻 高新科技 金融财商 法苑说法 共生学堂 漫游天下 行走中国 专家论坛 精英专访 中华国粹 医疗卫生 文学园地 Photo 视频 News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疗卫生  >> 查看详情

医疗卫生

废除公立医院创收 ——再谈对深化医改的建议

来源: 共生国际传媒   日期:2017-10-25 01:19:10  点击:12950  属于:医疗卫生
     作者:陈克铨 
      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许多进展,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今年下半年,更是把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8月19日-20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卫生健康大会,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所有这些,使我们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倍受鼓舞,更充满期待。
      结合我近年来在国外诊疗的实际体会,加上阅读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
特别是《关於新形势下党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谨就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三医联动两个问题,再一次建议如下:
一,废除公立医院创收。公立医院创收是当今看病难、看病贵的源头,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显然,医疗卫生是事业,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定位。可是,"2015年财政补助收入占公立医院总支出的9.2%",那么,其余的91.8%只能是创收来的。
     创收就是赚钱。我国有1236家三甲医院,去年年均收入近10亿,最高的近百亿,这么多钱归根到底是老百姓或者国家掏的。近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经费逐年提高,已经超过了 GDP 的5%,看病难虽有缓解,看病贵却更为严重,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普遍存在。问题出在把事业变成产业去办,公立医院偏离了公益性的定位,投入的增加抵不上支出的增长。
      事业和产业是政府工作的两头,二者泾渭分明,无法混成一体。事业一词始见于易经:“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医疗卫生是民生大事,医疗卫生改革为了百姓,是党的事业,我们的政府要千方百计保证13亿人民健康的基本需求,要担当、要付出;医生是一种职业,但把医疗卫生作为自己从事的事业的话,那就会为救死扶伤乐意奉献。
    产业则是经济学概念,是能够带来增加值的社会经济领域的总称,它的属性就是增值或者说赚钱。最近,一些公立医院被药企收购,药企收购当然为了增值,怎能指望它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更别说“莆田系医院”了,俨然把“医院”蜕化成骗财害命的平台,教训深刻。公立医院不是企业,医生不是企业职工,疾病不是医院的原材料,病人不是利益交换的对象。公立医院错位,会导致民心相背,社会不安定的。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要求,“就事关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长远和根本问题,正本清源”。比如,在政府与市场、基本与非基本、保障公益性与调动积极性等重大关系方面。确实需要研究,重点在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创收必须废除。
    二,“三医”联动值得商榷。将医疗、医保、医药一把抓起来,与行政简权放权的精神相悖,这是一;三者内在的属性不同,联动不了,这是二;实践时间短、它的缺陷和意义尚待观察,这是三。“三医”联动值得商榷。
    医疗,特别是公立医院,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方,是医改的关键。近年来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深化医改的主战场,提出了不少措施和办法:取消药品加成、建立新的补偿机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积极探索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广大医务人员薪酬待遇等,却一字未提公立医院去市场化。医院要维持和发展、要留住人才,经费保障是基础,钱越多越好;把管理权交给医院,但经费自行解决,医院只能创收,医院创收有的是办法,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等等,太容易了;于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所难免,国家给医院和病人的补偿水涨船高,没完没了;我们花了20年的时间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搞医改,看来还没有抓住牛鼻子。
     借鉴航天事业,为了高科技发展,为了祖国安全,我们投入了,又培养了人才,提升了国际地位,推动了经济发展。如果我们的公立医院不为生存发愁、千方百计为病患服务,我们的医生没有体面生活的后顾之忧、一切为了病人,我们的医药院校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不是万事向钱看,全国人民身心健康、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奉献毕生。为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值!
    医保是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必要条件。医保基金来自政府、单位和个人,应该逐步提高政府投入的比例并吸引捐增,更要着力发挥其维护供、需双方(医和患、医和药)利益的协调和杠杆作用,取消医患间的直接金钱交易关系,审查并坚持医保支出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要鼓励发展商业医疗保险,但是绝不能把医保转变为商业保险,全靠商业保险,国家和百姓都将不堪重负。医保是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组成部分;商业医疗保险则属于医疗产业,以盈利为目的。二者的属性是不同的。
    三,彻底分开医和药。医疗事关百姓的民生,定位于公益性,是党的事业,而医药即药品与医疗器材器械,称之为行业,则为产业,二者需要彼此合作,相互促进,但是把事业和产业捆绑在一起,既办不好事业,更阻碍了产业发展。
      医药产业是21世纪的一项朝阳产业,全球医药科技,特别是生物制药,生物工程技术的药品、器材和器械,发展突飞猛进,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1号",要求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要求到2020年,医药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高于10%,位居各工业行业前列。无疑,作为产业,医药必须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运作,涵盖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产品化、流通和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存在和发展,所以,解决当前药价虚高、药价奇高的问题不需要政府出面,让市场本身去主导就行了,根本用不着盯着流通环节,去搞什么采购招标、两票制等人为干预,既节省行政成本,又可把重点放到研发和生产上。
       医和药彻底分开是国际上的通用做法。医改中说的医药,实际上指的是看完病后,拿着处方去取药的药房。有医就有药,我所住的温哥华,超市、连锁店、个体户,药房很多,买药很方便,每个店的药价不同,但生意都不错,都有足够的利润。这里的医院和医生根本不管你去哪里拿药。医和药彻底分开,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值得推行。
    医改前,医院有药房是为了患者方便 ;医改了,医院的药房成了医院创收来源,也成了看病贵的原因之一 ;如今正在取消药品加成,医院还要管药房就多余了;医院不办药房,医院的周边必有药房和医疗器材器械商店,照样方便;如果你愿意,欢迎药房到医院来办,但是二者只是租赁关系,没有领导被领导关系,互利互惠。
    四,事业中的产业活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产业活动,主要是医药产业,也包含了医疗服务和养老产业。应该鼔励外资、合资及民营医院或诊所的设立,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并给予扶持。其扶持,主要可以体现在,允许医保按照相同的标准给他们支付患者的医疗费用 ;其区别在于,他们实行优质高价,适应于部份有实力、又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此外,他们的科研申请和晉升按照公立医院同一条件和标准。
     允许公立医院的医生、护士在自愿基础上分流到上述医院或诊所。医生可以自由择业,鼓励医生下沉到基层;医生兼职不可取,不仅会影响本职工作,更会将白衣天使变成黑金躯壳,污染医疗卫生环境。
医疗卫生是民生事业,深化医改,绝不能把医疗卫生推给市场,现在把注意力放在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上,治标不治本。
      改革的目标在于,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党和政府得民心”。任重道远,不能不做,也一定能做好。
 
陈克铨
北京协和医学院退休教授,2016年11月20日于温哥华
   作者简介: 
   陈克铨  江苏省南通市人, 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前夕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就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解剖学系研究生,师从张鋆教授。先后任职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卫生部中西医结合办公室,1976年9月9日,奉调参加毛主席遗体保护,1982-1984 去美国进修细胞生物学,之后又回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渐次晋升为研究员,现已退休。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科研方向是:男性生殖生物学和肿瘤细胞生物学。先后获得卫生部、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出席国际会议开展学术交流11次。曾担任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以秘书长身份在我国成功地主办了第14届国际形态学大会和第二届亚太解剖学者国际学术讨论会;2010年6月6日,以上医北京校友会的名义,承办了《上医文化研讨会》;近年来,对我国医学教育和医改事业提供了一些积极建议,并在组织协调“当代白求恩行动”上做了点实事。以“与人为善,待人以诚,助人为乐”作为人生信条,愿作绿叶扶红花,求出污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