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创造中国的新医学
作者:陈克铨
作者简介:
陈克铨 1938年12月出生,江苏南通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旋即录取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师从国内外著名的解剖学家张鋆教授。毕业后留校工作。
1976年至1982年承担毛泽东主席遗体保护工作,1982年至1984年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解剖学系进修生殖生物学。学成后回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继续工作。
从事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教学30年。先后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
新冠肆虐,全球80亿人横遭劫难。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历了人与病毒的残酷斗争。博弈尚在继续!痛定思痛,“创造中国的新医学”该列入我国奋斗的日程上了。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HU)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2月28日凌晨,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102242389例,累计死亡达1116085例。根据北京大学国发院发布的报告,截至2023年1月11日,全国新冠感染人数累计大约11亿。根据我国疾控中心的统计,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26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78960例。对比中美两国新冠病死率如此巨大的差别,从临床防治角度看,我以为原因就在于我国有中医中药。
一、疫情中的医药界
1, 西方医药的困惑。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共识是,新冠没有特效药。晚近在用的Paxlovid,研发者辉瑞公司没有说它是特效药,只是在感染早期防止转重症上作用明显,有适应证要求,也有副作用;其它类似的小分子药,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原本寄予厚望的疫苗,亦不尽如人意;西医最后的手段就是抢救和生命维持系统,不仅创伤留痕,往往为时已晚。我国新冠的诊疗以西医认知为主,参照国际共识,与其它疾病的诊疗相似,基本处于跟跑队列;当然,三年前武汉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第一时间测定出病毒基因序列,立即向全世界公布,是我国科学家的重大贡献。
2, 中医中药的优势。疫情以来,共发布了十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版版有中医药。2020年3月23日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中医药,占91.5%,中医药总有效率超过90%。黄璐琦院士用数据说明了“清肺排毒汤”在阻止轻型、普通型转为重型、危重型,降低死亡率及促进机体康复方面的显著作用。张伯礼院士在《求是》发文:中医团队整建制接管武汉市3家医院的8个病区,以中医药为主诊治;并承包了江夏方舱医院,患者有564人,实现零转重、零复阳,无死亡。而国内外公认的转重率在10%—20%。
2022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中医药面临的挑战
(1),中药质量问题严重。中医毁在中药上,不是危言耸听。中医疗效,最终要通过配方中药发挥作用,但现在由于中药质量问题,使疗效明显变差。而日本的汉医源于中医,但汉方汉药,已有超越中医药之势。日本的药材和中成药,已是赴日旅游国人的热选!朝鲜抗疫成功,依仗东医药,不靠疫苗和特效药。
(2), 中医队伍量质堪忧。根据国家统计,2021年末,我国执业(助理)医师428.7万,执业医师359.0万;中医类别职业(助理)医师73.2万,见习中医师1.6万。中医师数量只占我国医师总数的不足10%。中医队伍里没有执业医师,其职业(助理)医师实即医士。加上社会地位、待遇晋升的制约,后继乏人。
(3),院士鲜用中医术语。中医界的院士在新闻发布会或接受媒体采访时,不乏言必称“提高免疫力”。此话不错,但在中医经典著作中,我看到的是“扶正祛邪”等,能不能习用中医术语、中医理论、经方验方谈疫情防控?由此看出,现在的许多中医,既为自己骄傲,又深有自卑感,应理直气壮承担历史重任。
(4),误读了中西医结合。我国有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中西医结合杂志,是难能可贵的。但近期有一篇论文,谈中西医结合诊疗。内容很丰富,但基调称:西医是现代医学,当以现代药物治疗为主;在此基础上,辅以中医药改善症状, 增强疗效。这种倾向,是对“结合”的误解,反致中医边缘化!
(5),中医药高手在民间。新冠防控中疗效最好的清肺排毒汤,拟方人葛又文献方时乃无证的民间中医;著名的中医药家刘仲迈、蒲辅周、岳美中、施今墨等等,原都来自民间;科技日报三年前报道,通许县人民医院以中医中药为主,做到了患者零病亡、医护人员零感染;还有其他不少报道,民间高手很多啊!
(6),领导口惠而实不至。从国务院到地方,都设立了中医药管理局,历次版本的新冠诊疗方案中都有中医药内容。纵观抗疫三年,最成功的当属上述中医团队整建制接管医院病区。可惜未能坚持。去年发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等文件,虽然有些地方组织了熬药送上户,但基本上犹如口号。
三、领袖的高瞻远瞩
毛泽东主席指出,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应当努力发掘, 加以提高。“( 1958年);“对中医问题,不只是给几个人看好病的问题,而是文化遗产的问题。要把中医提高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问题。"(1954年);“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1956年)
习近平主席指示: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2021年);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们自己也喜欢看中医。(2015年);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2019年);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2015年);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维护各国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2022年)
四、创造中国新医学
1,面对现实。中国医药学历经5000年实践,必有真理在,只是至今尚未揭晓;西方医学,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均依赖近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讲述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缺失了人文与整体观念,属不完全的医学;发扬祖国医学的哲学体系与数千年实践积淀,创造中国医学,贡献全人类,舍我其谁?
2,解放思想。破除错误的观念,即所谓“中医不科学”。中医有五千年的成功实践和独特的理论体系,本身就是科学;任何科学都有认知深化的过程,新冠疫情中,许多以往的认知得不到验证或者被否定,你并不怀疑西医的科学性;带有局限性的西医知识,不能解释强调宏观思维的中医,不代表中医不科学。
3,守正创新。这是习主席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未来的新医学既要传承祖国医学的精华,更要高于传统的中医和当下的西医,这些年来。许多人把中西医结合,理解为用西医的理论或假说去解释中医,显然认知的出发点错了;把平行的主体看成主角与配角,使“配角”淡出视野,失之偏颇。
4,抓住关键。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包括药学),关键在站位要高,紧抓中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灵枢·》等,吸取西医理论与实践的成果,运用量子论、信息论等近代科学技术,阐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提供中国卫生健康方案。
省视三年新冠,回顾中华民族500多次瘟疫,落实“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刻不容缓:炎黄子孙有责任、有能力弘扬中医中药,创造出全新的中国医学(China Medicine)。
建议国家做好顶层设计,高强度投入;立志于原始创新的科学家们献身崇高事业,毕生求索;所有中华儿女,医学、文化、教育工作者,企业家、哲学家、政治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呼唤中国新医学的诞生!
编辑:胡宪
————广告————
欢迎关注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微信平台
欢迎惠顾广告!
联系电话:胡宪 514-246-3958,胡海 010-1590106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