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
全站LOGO右侧VIP广告[2017-01-27 00:33:01]
网站首页 时事新闻 高新科技 金融财商 法苑说法 共生学堂 漫游天下 行走中国 专家论坛 精英专访 中华国粹 医疗卫生 文学园地 Photo 视频 News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时事新闻  >> 查看详情

时事新闻

【共生传媒】沃伦·白求恩:为什么中国人对白求恩仍怀有深厚感情

来源: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  日期:2021-06-19 21:15:07  点击:11345  属于:时事新闻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讯】转自中新社(2021年6月17日)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我们并非每年为诺尔曼·白求恩大夫扫墓。”加拿大-中国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沃伦·白求恩(Warren Bethune)近日在多伦多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在探寻他的历史的旅程中,对他的了解越深入,越能看到为何中国人对他有着深深的敬意和热忱。旅程在继续,缅怀也在继续。”

加中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沃伦·白求恩(Warren Bethune)在多伦多接受<a target='_blank'  data-cke-saved-href='http://www.chinanews.com/'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专访。余瑞冬 摄
加中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沃伦·白求恩(Warren Bethune)在多伦多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余瑞冬 摄

  感受超越语言障碍的情感

  白求恩家族其实颇为庞大,分支甚多。沃伦表示,他与诺尔曼·白求恩(以下简称诺尔曼)就血缘关系而言是远亲,但在重要的核心价值观方面很接近。如今,沃伦常常作为白求恩家族代表出席各类相关活动。

  上世纪70年代,中加建交之后,加拿大出现了不少关于诺尔曼的书籍、电影、杂志文章等,介绍这位被视为两国间一座桥梁的人物。当时十来岁的沃伦开始对这位远亲产生了兴趣。此后数十年中,他不断踏寻诺尔曼的足迹,如今已把诺尔曼视为一位特殊的亲人,“我们思考他的逝去,思考他的生命。”

  2007年,新婚的沃伦第一次去中国,拜访妻子的家人。中国的亲家对这位来自白求恩家族的成员给予了热情接纳。而当他们去到诺尔曼曾生活过的村庄时,在并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得悉白求恩家族成员到访的村民们自发出来迎接,其中一些人曾在年轻时与白求恩大夫打过交道。超越语言障碍的情感给沃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中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沃伦·白求恩(Warren Bethune)在多伦多接受<a target='_blank'  data-cke-saved-href='http://www.chinanews.com/'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专访。余瑞冬 摄
加中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沃伦·白求恩(Warren Bethune)在多伦多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余瑞冬 摄

 

  沃伦的父亲当时也不禁落泪,因感动于诺尔曼在中国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中国人对他的铭记和感恩。

  沃伦不仅了解到,中国的小学生们仍在学习诺尔曼的事迹,还听到一位中国企业家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白求恩精神的激励。

  让他印象颇深的,还有在纪念馆里看到过的一幅白求恩大夫与毛泽东在窑洞里会面的著名画作。他说, 在画面中,他们展现出了对彼此的敬重。

  沃伦说,西方国家曾试图主宰中国人。诺尔曼则通过传授自己的医疗知识和技能,为中国人“赋权”,给予他们希望,并鼓励了持续至今的发展。这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
 

加中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沃伦·白求恩(Warren Bethune)在多伦多接受<a target='_blank'  data-cke-saved-href='http://www.chinanews.com/'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专访。余瑞冬 摄
加中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沃伦·白求恩(Warren Bethune)在多伦多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余瑞冬 摄

 

  “如果你愿冒自己的生命危险投身于其他人的解放事业,没有什么比这更伟大了;如果其他人愿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使你能够完成你的工作,没有什么比这更高尚了。”沃伦这样诠释白求恩精神。

  他认为,这就是为何中国没有将白求恩大夫简单地视为一个西方人,而是把他视为一个同情中国解放事业的无私的人。这是之所以至今人们仍深切地怀念他,以及中国能以建设性的方式实现着发展和变化的原因。
 

沃伦·白求恩2017年9月在河北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的白求恩大夫墓前凭吊。受访者供图
沃伦·白求恩2017年9月在河北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的白求恩大夫墓前凭吊。受访者供图

 

  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建立更多交集

  如今的中加关系面临困难。沃伦认为,眼见为实。如果普通加拿大民众有机会访华,他们对中国的总体印象会是积极的。他也了解到,商界、教育界、文化界都在继续推动双边交往。面对新冠疫情,中加双方也都相互给予过支持。他相信,双方需要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建立更多交集。

  作为加中友协多伦多分会负责人,沃伦表示,协会需要让各种背景的人们了解诺尔曼的重要性以及他对中国的贡献,了解加中关系的更多点点滴滴。
 

沃伦·白求恩2017年9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白求恩像前留影。受访者供图
沃伦·白求恩2017年9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白求恩像前留影。受访者供图

 

  他说,协会正在寻求扩大加拿大与中国民众之间的往来,强化双边现有的关系。“希望将来当我把这个职位交接给其他人时,事情会比现在好,加拿大民众与中国民众都自然地把对方视为朋友。”

  沃伦说,自己目睹的10年之内中国的巨大飞跃是了不起和令人惊叹的。当今中国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脱贫,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有理由为此自豪。中国在住房、交通、教育等领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而当人们谈论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概念时,其实也是在探讨改善人的生活。

  沃伦说,西方也有其为之骄傲的历史。西方与中国应该开放、互学互鉴。不同社会制度都应具有的目标是,照顾人的基本需求,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和平与发展。(完)

 
————广告————


 

点击图片看详情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欢迎关注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网站

欢迎惠顾广告!
联系电话:胡宪  514-246-3958,胡海  010-15901065716